作为老板、HR,亦或是公司管理者,你是不是经常会遇到以下困惑和烦恼?
n 公司员工责任心不够。
n 公司就我老板最累,如果员工也能够和我一样考虑公司的事情就好了。
n 怎么样让员工也能够积极思考和创新?
n 怎样提高员工的士气?
……
知道根本问题出在哪里吗?
没错,出在了公司的激励政策上。针对不同性格、不同岗位的人,采用统一的激励政策,你不出问题,谁出问题?
统一的激励政策,表面上看是公平了,但实际上,在激励了一部分人的同事,也会打击了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,从而造成人才的流失。
真正厉害的管理者,一定不是那些“一视同仁”的人,而是要学会“看人下菜”。根据不同的人,给予不同的激励方式,才是正解。
01 员工的分类
那我们先来看看,员工分为哪几种?
最简单的划分方式,是依据员工在工作执行中的动力来源,可将员工分为两大类:
自驱型员工主要的特征是自律和主动,这个自律不需要有外在的约束和激励,更多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对于目标的执着追求;主动,则主要体现在对于工作,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节奏和工作计划。
自驱型的员工,不会等着任务下来,才采取行动,而是会去主动思考工作的优先排序,以及完成任务的最优方案。
对于自驱型员工,往往领导会在布置任务的那一刻,发现他已经提前完成了,或者在接到任务之后,会超出领导预期的去完成它。
对于工作,他们永远是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,而不是被动等待。
n

任务型员工,顾名思义,接到任务才会去做的员工。
领导说这个事情要处理下,就处理下这个,领导说那个事情要处理下,就处理下那个,完全被推着在走,当没有外界推力的时候,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,不知所措。
任务型的员工,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,对于接手的任务,也不会加入自己的想法,为了做而做。
对于任务型员工,往往领导少交代一句话,就会漏做一些事情,从而影响整个工作的进度。
02 员工的激励方式
了解了两种员工的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动机,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给予他们不同的激励方式。
n n 自驱型员工
自驱型员工,追求长期的个人发展,更关注自己和公司的同步发展。
对于自驱型员工,应该将公司的长期利益与员工的付出绑定起来,让员工用时间换取乘数效应的利益。
激励方式:长期激励,给予一定的股权或期权。

n n 任务型员工
任务型员工,不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,更在乎个人短期利益的实现。
对于任务型员工,要及时给予工作成绩方面的认可,以及可以看得到的成长空间和晋升机会。
激励方式:短期激励,业绩奖励、事件/项目奖励等。
03 一张神奇的管理画布
综上所述,不同的员工,因其工作动力来源不同、关注点不同、追求的事物不同,我们给予的激励方式自然也要有所区分。
就好比老师要因材施教一样,作为管理者的职场教练来说,也需要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属性,进行差别化的管理。
除了上述提到的激励方式之外,对于不同属性的员工,我们还要搭配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,以及关怀体系、文化价值观及领导方式等,以此来发挥最大的激励功效。
在此,小贤为大家奉上一张完整而又神奇的管理画布,方便大家有针对性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