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贤职招聘网

当前位置 首页 > 职场薪闻 > 职业指导 > 职场八卦 > 据说经常开会的公司最终都倒闭了?
据说经常开会的公司最终都倒闭了?
作者:小贤 时间:2022/6/22 阅读:315次

网上盛传着一个段子:“经常开会的公司,最终都倒闭了!”


开会,原本是一个集思广益总结改进的好方法,但越来越多公司把会议变成了管理者发泄情绪的一个阵地。


真的是这样吗?还是说这只是危言耸听呢?开会这件事情的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?


究竟要如何看待开会这件事情呢?我们来看看大家怎么说。




01   员工视角

有的公司上班时间坚决不开会,常规操作是挤压中午吃饭时间开个短会,利用晚上下班时间开个小会,挪用周末休息时间开个长会。


更有甚者,有的公司经常在下班前几分钟开始开会,一开就是1-2小时。


网友们总结说:一个公司能走多远,最后拼的还是老板的格局,连开会这件小事都斤斤计较,充满算计,这样的公司永远都不会发展壮大。




02  老板视角


网上流传着一个会议成本的计算公式:


会议成本=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×2倍×开会人数×会议时间(小时)


低效会议,不仅浪费参会者的时间,也在浪费公司的人力和物力。


除了我们看得见的时薪,还有很多是看不见的成本,比如准备会议材料的时间、复印资料的成本、策划与组织会议花的精力…等等。


这些都是成本消耗,而且与会者职位越高,公司付出的就越多。


那么,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事情需要开会讨论和沟通的呢?


是因为突发状况太多,公司现有的流程制度解决不了?


还是因为不开会就无法让老板看到自己在工作,纯粹是为了开会而开会?


如果是前者,那就需要在组织功能和制度改善方面做文章;如果是后者,那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,真的是大可不必。




03  第三方视角


有的公司,不管大会小会都要求汇报人员做一版PPT,将数据和结论逐一展示出来,


但也有的公司,只需要口头汇报即可,或者将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,提前发布给参会人员,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即可。


从一家公司的会议模式里,能看出这家公司所遵循的企业文化;


除了汇报模式之外,会议纪要的执行也是一样,间接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行事风格。


很多管理规范单位都要求会后必写会议纪要,有纪要才好执行、好跟踪。


当然,也有很多优秀的公司从来不写会议纪要。


千万不要小看写会议纪要,那可是个技术活,


不仅要熟悉业务,还要有高度的总结提炼能力,耗时耗力。


因此,从对待会议纪要的态度方面,我们也能看清这家企业的价值观。





04   上帝视角


高效的公司,在会议管理上有很多共通之处。


很多人都听说过日产生产方式NPW(Nissan Production Way),日产会议方式的目标是:提升会议价值。它有5项准则:


1. 减少纸张浪费

2. 减少出差

3. 1个议题1小时

4. 开场确认会议目标

5. 当场形成会议纪要


他们的1小时(60分钟)会议流程是这样的;


第一步:确认会议目标(5分钟)


在会议开始时即应确认会议目标、议程和时间计划。


第二步:讨论(45分钟)


每个人的发言控制在5分钟内,开门见山,直奔主题,抛开客套啰嗦,紧紧围绕主题,只讲中间“骨头”的东西。


为提高讨论效率,可以会前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的会议纪律(Ground Rule)。


第三步:会上当场形成会议记要(5分钟)


花几分钟时间,总结并确认讨论的结果。


第四步:散会(5分钟)


为不打乱下个时段的活动,在到时间前5分钟结束会议。



开会,是检验公司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,


希望参与会议的员工们,开的每一次会议都有价值;


也希望组织会议者,能尊重别人的时间,发起的会议都高效有价值!

来源:贤职招聘网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