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贤职招聘网

当前位置 首页 > 职场薪闻 > 就业指导 > 行业观察 > 未来10到20年,“吃香”职业大洗牌
未来10到20年,“吃香”职业大洗牌
作者:小贤 时间:2021/10/13 阅读:987次
关于我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,我之前间歇性关注学习过,但思考的结果距离给出一套结论和答案,还差了相当大一把脱发。

而最近几周,我集中火力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,并向业内朋友讨论请教,思路逐渐明朗起来,所以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。文章有点长,但读完一定有收获!


#01

选择大于努力?
你还记得当年高考热门专业是什么吗?
我高三那年,生物学大火,当时有个说法是“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”。
一时间,学校里脑子最好用的一波人都去参加生物竞赛,很多理科状元都选择了生物专业。那一年,热了十几年的财经和对外贸易,开始逐渐走下坡路,但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我有个朋友,分数勉强擦边被名校录取,但不得不屈辱地接受专业调剂。
他被调剂的专业叫计算机。后来发生了什么,所有人都知道了。
百度、阿里、腾讯等一批互联网巨头崛起,互联网热浪席卷中国,计算机成了最受追捧的职业之一(也许“之一”都可以省去)

我那位朋友,阴差阳错成了踏在热点之前的人。十年后同学再聚,看着当年高分考进生物专业的同窗,他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。
你若问一个人,假如回到高考那年,你会对自己说什么?”十个人里八个会告诉你,“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,而不是热门的”。
因为,热门专业等你毕业就不热门了。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这句话用来形容选专业,再恰当不过。 

#02

最容易被取代的岗位
你应该听过“工业4.0”,也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。而它,会让今天的“好职业”和“坏职业”,在未来10-20年大洗牌。
按照目前的共识,工业1.0是蒸汽机时代,工业2.0是电气化时代,工业3.0是信息化时代,工业4.0是智能化时代。

一说起“工业革命”,就会让人觉得前景可期,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即将开启这是真的,但是,这个机遇并不属于所有人。
工业4.0时代带来新机遇的同时,也会让一大部分人失业。
而且,这一轮的失业和以前都不太一样。
之前的工业革命对职业的替代,都是自下而上的。自动化来了,流水线上那个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人,一定最先失业。
而人工智能时代威胁到的一大波岗位,是社会上“中不溜”的白领,这其中不乏中产阶级。
牛津大学2016年发表的报告预测,美国有47%的就业岗位有被替代的危险,而中国的数据是77%,位于全球第二
被替代的人群有两类——
一是相对低端的就业人口,二是各领域的部分初级白领。
偏低端的就业人口,比较好理解,其实就是延续自动化对劳动人口的替代。比如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,之前被机器替代了一部分,但还有一部分需要和机器配合工作,所以“幸存”了下来。

但是,机器也会迭代进步啊,它会一直“向下”替代,直到工厂里剩下的那部分人也被替代了。 


#03

白领不再“安全”
如果说第一类被取代的岗位是“意料之中”的,那么第二类被取代的职业,会让人从心理上难以接受——各领域相当一部分初级岗位的白领
比如帮大律师整理资料的文员、银行里办理基础业务的柜员、信贷审核员,甚至投行里的初级数据分析师。而这部分人在以往的工业革命中,往往是被认为非常“安全”的。
但是注意哦,取代的逻辑不是“岗位越初级越容易被取代”,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那些容易被取代的岗位,有个共同的特点:
工作内容里有很多可重复的细节,任务目标明确,方法有规律可循,也就是说,可以“被编码”。
为什么它们容易被取代呢?
因为人工智能做的就是这件事啊——在人类行为中找到规律,编成算法,然后给它“喂”大量数据,让计算机没日没夜地学习,直到最终可以模拟这个行为。

比如审核信贷,就是一个典型的可以“被编码”的工作。

你看一个信贷员每天的工作,翻资料,看报表,读数据,在模型里输入数据,审核评估风险,好像做的工作挺有技术含量的。但是,信贷员已经开始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了。有机构给出数据,在未来,信贷员这个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是98%。 


#04

“吃香职业”大洗牌
接下来说点正能量的。
什么类型的职位,在人工智能时代比较“安全”呢?
牛津大学的报告给出了答案——有200多个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概率很低(低于30%),它们可以归为三种类型。
第一类:社交智慧型(social intelligence)
你的工作需要和各种人沟通,找资源,协调关系,平衡各方利益,这里面融入了很多社交智慧,么它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就相对“安全”。 
比如教师、导游警察健身教练心理咨询师社区服务人员人力资源经理等等,这些都是社交智慧型职业。
人和人沟通,3分聊内容,7分聊气氛,让机器代替人沟通,怎么聊气氛?
这些“人本位”的工作,里面掺杂了太多不确定性,太多不可预测性,机器学不去。
第二类:创意型(creativity) 你的工作需要灵感,需要创意,或者需要根据用户的想法研发改进产品,这里面融入了很多人文的表达,那么它就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。 人类想出一个点子,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去实现,可能人工智能在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,但是,人工智能不会自己产生一个新点子或好创意,因为它没有内驱力做这个事,这就是人和机器的区别。
比如,B站上有很多AI模仿音乐家风格的作曲,但是它没办法创造出一个新流派。
作家程序员、摄影师、建筑师、艺术家、场经理等等,这些都是创意型工作者。
第三类:感知操作型
你的工作需要很多非标准化的精细操作,面对的情况经常是动态的、复杂的、迅速变化的,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也是比较“安全”的。 
比如发师防员、飞行员考古学家科医生、全科医生等等,这些都是感知操作型工作者。

这类工作很难被机器代替,因为100个客户有101种需求,需要随机应变,并且采取一些精细的专业操作,而这是机器无法胜任的。 


#05

写在最后
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职业选择不是抽盲盒,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迁,就是一切的风向标。
努力很重要,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在职业选择上,选择比努力更重要。
以上写下的这些,参考了大量研究报告和业内人士观点,但这些都是人们“当下的清醒”,不排除在10年后被推翻。
这就是生活有意思的地方——充满未知。

我们能做的就是,仰望星空,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尽力而为。

来源:贤职招聘网
热门推荐